当前页面: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专题报道 | 我们这五年——国企责任 建筑幸福

时间:2023-11-03           浏览次数:1,000

党旗映初心,信仰筑使命

面对人民对更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建研院肩负首都国企的责任担当

圆安居梦 筑幸福城

一砖一瓦筑就广厦千万间

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持续努力

 

国家速滑馆

 

 在国家速滑馆幕墙项目中,S曲面幕墙的五项物理性能试验采用了超大尺寸典型单元异形幕墙试件,试验难度系数大,在国内尚属首次。国家速滑馆的金属屋面板四性试验,检测团队通过创新性试验设备气路装置改造和层间变形试验变形机械机构和作动器的设计与制作,成功完成了全部试验任务。北京电视台全程拍摄并播出了试验过程。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

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桁架卸载过程中,由于工程的结构转换桁架卸载的吨位大、卸载点分布广、点数多面积大、承受偏心荷载作用大,要确保卸载“软着陆”,桁架结构各部位、各区域就要均匀、同步卸载,缺一不可。为保证卸载安全顺利进行,由建研院结构健康监测工作室团队在现场内布置了200多个位移、应力等监测点,建立了完善的监测系统,可以实现数据实时自动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功能,通过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模型对比分析,获取结构全过程安全状况分析与评定,并通过对施工阶段各工序以及服役阶段各时间维度下的结构全尺度、全时段、高精度实测,为保障施工安全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也为保证建筑结构长期服役积累了全生命周期结构安全关键参数。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工作,灌注桩检测主要采用堆载法进行抗压承载力检测,该桩基堆载高度达到了十多米,是北京近十年来采用人工堆载法检测的最大吨位数的工程,堆载吨位大、高度高、危险性大,检测所地基室的检测人员们在保证了安全的情况下,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检测任务。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2020年,建研院检测所完成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工程7000吨超大吨位桩基荷载试验。此次抗压试验最大抗压(向下力)吨位要求达到7000吨,最大抗拔(向上力)吨位要求达到4500吨,抗压承载力和抗拔承载力加载吨位均居全国首位。检测所采取锚桩联合堆载的方法(即锚桩法+堆载法),其中锚桩法提供4800吨,堆载法提供2200吨,采用直接加载法测试抗压承载力和抗拔承载力目前均居全国首位。检测所应用自主研发的“工”字型锚桩反力架装置确保试验的顺利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位于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空间结构的交汇处,是副中心拉开城市框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智能监测助力

朝阳站交通枢纽工程”屋面钢结构滑移顺利完成

 

2023年6月27日上午11时,由北京建工集团承建的北京朝阳站交通枢纽工程钢结构屋盖历经29小时、共计170米的“空中漫步”顺利实现滑移就位。这也是全国范围内单层网壳体系滑移距离最长、难度最大的项目。标志着北京朝阳站交通枢纽项目正式实现结构封顶。北京建工建研院智能监测团队实时进行数据监测,为工程顺利完成提供了技术保障。

 

大连梭鱼湾专业足球场

大连梭鱼湾足球场是2023年亚足联中国亚洲杯专用比赛体育场,是大连首座专业足球场,同时也是中国首座三面环海的专业足球场,建成后将成为大连的新地标、城市的新名片。该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为18.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座位为6.3万座屋盖罩棚为索桁架结构,平面投影外轮廓为四心圆。结构跨度253米,在国内同类结构中跨度最大。建研院完成其屋盖索网安装工作。

 

川西某重点铁路项目

 

因高寒、高海拔的特殊施工环境,该项目被称为“史上最难铁路”。现场各环节要求极高、标准极严,时刻考验着项目团队的技术实力和信心毅力。该项目中,建研院材料所将应用“高寒高海拔区域新拌混凝土含气量调控助剂体系及其应用技术”,实现高寒高海拔区域新拌混凝土含气量的量化可控型调整,满足高寒高海拔区域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寒、抗冻性能的特殊要求。

 

装配式建造服务城市建设

建研院引领住宅产业化市场发展,近五年来参编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规范20余部,有力促进了装配式结构的高效施工、高质量建造,累计为超3000万平米的装配式建筑提供了技术产品和技术服务。特别是配合北京建工集团完成了北京市第1个装配式住宅试点推广项目,配合北辰正方集团完成了第1个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框架试点工程,配合北京天杉高科风电科技公司完成了风电产业第1台预制预应力混塔工程,在工民建、市政、风电等装配式结构技术开发和产业推广中发挥了先导作用。

 

抗震加固新技术助力城市更新

建研院在国内首次提出了预应力加固砖混墙体的新办法,并完成了从实验、到理论、到简化设计计算方法、最终编入规范标准、形成成套技术的全过程。首次将智能钢绞线用于砌体结构房屋的预应力加固,创建了预应力加固砌体结构房屋的全套设计和施工关键技术。“后张预应力加固既有砖砌体结构施工工法”获评北京市级工法,并编入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该项技术不缩小居室面积,可以大量节省加固材料,工程造价较传统技术节省30—40%。目前已完成人民大会堂、贵宾楼饭店等百余项城市更新改造工程。建研院于2019年承担的工业遗址加固改造项目——秦皇岛电力博物馆,现已成为当地著名的文创旅游景点。

 

课题“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韧性提升关键技术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望在更广泛的工程中推广应用,可大幅度提高震后可修复性,显著降低建筑的震后修复成本和周期,为建设“韧性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